您好,欢迎访问企业学习网!

服务热线 hotline

15503768177

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生产社会化、经济市场化


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生产社会化、经济市场化



(1) 在农耕社会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家庭是生产单位,也是生活消费单位,劳动者遇到疾病、伤残、年老、生育等风险时,是靠家庭成员以土地收益和亲朋邻里的帮助渡过难关的,这就是土地保障、家庭保障。进人社会化大生产后,随着自然经济的瓦解和商品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社会生产不再以一家一户为单位,而是以大规模的工厂、农场为单位,劳动者多数离开家庭,走向社会。这时,劳动者如遇到疾病、伤残、年老、生育等风险,就无法再依靠家庭来保障他们的生活了。劳动者的这些个人风险集中到社会上,成为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就会影响社会生产,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于是,由政府出面制定和实施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就成为社会生产顺利进行和社会安定得以维护的必要条件。



(2) 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不可避免会出现两极分化,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产生社会不公,导致社会矛盾,甚至发生社会动荡。为了维护社会安定,政府必须采取措施,对那些市场竞争中的失败者给予物质帮助,以满足他们的生存需要。






(3) 市场经济的发展呈现周期性,在经济增长时期,生产规模扩大,会吸纳大批劳动力;在经济收缩或停滞时期,会出现企业破产,大量工人失业。即使在经济正常发展时期,由于市场调节带有自发性、滞后性,也常常会有企业破产和工人失业存在。这些工人失去收入,生活来源断绝,就必须保障其生活必需,以避免他们流离失所,甚至铤而走险,危及社会安定;同时,这样也可以保存这部分劳动力,以备生产发展需要人手时,不致出现劳动力供应不足的状况。



(4) 在手工生产时代,劳动者的技艺主要在家庭中靠代际传播获得,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费用也由家庭承担。进入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时代,生产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动者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由于经济发展周期和生产结构的变化,劳动者需要经常更新知识和技能。这种智能型劳动力的培养不可能在家庭内部进行,所需的培养费也较高,不是家庭所能承担得起的。为了保证社会对劳动力的需要,不论劳动者在业、失业,还是遇到意外事故,劳动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费用和子女的教育费用都需要由社会给予支持帮助。



此外,任何社会中都存在由于先天疾病而不具备劳动能力的人、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生活上无依无靠的人,以及各类弱势群体。如果这些人的生活没有保障,也会影响社会的安定。由政府通过立法,以相应的制度保障他们的生活,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



由此可见,随着社会化生产、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和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必须逐步建立、发展。一方面,市场经济是效率高的经济,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强大的动力;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是风险大的经济,风险造成的社会震荡又会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阻力和干扰因素。所以,社会需要一种稳定的机制来缓解、排除这种阻力和干扰,以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社会保障制度就是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种稳定机制,作为社会的“减震器”和“安全网”应运而生的。